專題報導

華協盃專題報導


「和和盃」港馬華人足球埠際賽

馬、港華人埠際足球賽「和和盃」,始於 1928年,至1982年停辦。

和和盃專題報導

第八屆埠際賽卻邀天之幸,馬華選手能順利地飛港作戰。

如是往還報聘迄今,已垂三十四於茲矣。其中除在一九六九年由於馬來國境之動亂影響而未克舉行外,歷年均無中斷,但始終逃不出客隊必敗之宿命論,其真與天時,地利人和有關。至一九八二年停辦。


督憲盃

1930年代足總與華協會關係不和,1931-1932年五華會退出足球總會,抵制足總主辦的賽事。及後糾紛解決,1932-1933年度華隊復再參加足總主辦球賽。同時為了維護雙方感情,議決由本會和足球總會聯合舉辦督憲杯賽,由協會華聯與總會西聯對抗。

督憲盃專題報導

督憲盃的源起


第十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(1936年柏林奧運)

參加十一世運會 本會在港選人
參加十一世運會 本會在港選人

參加十一屆世運會 本會在港選人

1936年中國決定參加在柏林舉行奧林匹克世界運動會。

第十一屆世運會,關於足球一項,雖委出沈嗣良、顏成坤、郝更生、 容啟兆 博士、馬約翰五人專理 ,還是交由本會主席顏成坤負責,全國體協會僅派 容啟兆 博士來港協助。

預選 30名大將,集中港、粵、滬、河北、馬、爪哇各地好手,來港參加決選,由本會分派到各華隊,在足球聯賽中演出。

最後由華協會主席顏成坤、容啟兆、周家騏等,選出 22名大將:

守門員包家平、黃紀良、右後衛李天生、麥兆漢、左後衛譚江柏、蔡文禮、右中衛梁榮照、梁樹棠、正中衛徐亞輝、黃美順、左中衛陳鎮和、李國威、右翼曹桂成、賈幼良、右輔張顯元、馮景祥、中鋒李惠堂、左輔孫錦順、卓石金、左翼葉北華、鄭季良、楊水益、領隊容啟兆、管理黃家駿、教練顏成坤。

大軍啟行,已到滬京表演,而沿途作賽,由港至孟買,二十七戰,勝廿三和四,保持長勝軍威名。

在世運賽首遇英國隊,以零比二被淘汰,其後在歐洲作八仗比賽,一勝一和七敗。

1936年柏林奧運中國共派出 69名運動員(男67人,女2人)參加了田徑、游泳、舉重、拳擊、自行車、籃球和足球6個大項的比賽,除符保盧一人通過撐桿跳高及格賽(決賽中也被淘汰)外,其餘均在預賽中遭淘汰。

另外還派了一個武術表演隊(男6人,女3人)和一個體育考察團(男 35人,女2人)。 這個考察團曾赴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歐洲國家進行考察。

華人運動員儘管在正式競賽項目中戰績不佳,但武術表演令西方人看得發呆,特別是雙人對練深受觀眾歡迎。


第七屆全國運動會(1948年)

一九四八年籌措經費,選拔本港足籃排游泳等項選才一百二十二人,參加在上海舉行之第七屆全國運動會。

本會對辦理大事,人力財力,已經盡了最大努力,蔡理事長因事不暇往滬,由雷瑞熊任總領隊,鍾志強為先行官,分四批先後出發。籃球隊則由本會沈瑞慶任領隊。

這一次本港參加全運,本港成績特佳,除足球外,排球、男女游泳、女子乒乓五大錦標,得獎之多,遠在其他各十四單位之上。

第七屆全國運動會
第七屆全國運動會

第十四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(1948年倫敦奧運)

1948年第14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英國倫敦舉行,中國足球隊決定參加。

首先分地遴選,最後則來港決選。當時選人,由全國體協會派 容啟兆 博士來港,會同本會理事長蔡惠鴻,胡好,黃家駿,選出18名大將,最後敲定:

守門員張邦綸(滬)、朱志成(星)、
右後衛侯榕生(港)、左後衛嚴士鑫(滬)、謝錦洪(港)、右中衛高保正(滬)、劉松生(港)、正中衛宋靈聖(港)、左中衛鄒文治(港)、郭英祺(港)、右翼何應芬(港)、右輔黎兆榮(港)、中鋒張金海(港)、左輔謝文良(星)、朱永強(港)、左翼李大輝(港)。
領隊容啟兆、管理兼教練李惠堂、幹事許竟成。

華協會蔡惠鴻理事長,表示這次組軍參加世運,人力財力,本港巳盡了最大努力。

啟程後先赴菲、暹、越、星、偭、爪哇、印度作賽,然後抵英倫。

倫敦奧運中,足球比賽參賽的共有16隊,中國隊首輪對土耳其,結果以零比四敗北被淘汰,後在英及回程在曼谷比賽,統計此行各地,共作戰四十二場,勝三十一場,和五場,負六場,成績甚佳。

1948年倫敦奧運,中國派出了33名男運動員參加了籃球(10人)、足球(18人)、田徑(3人)、游泳(1人)和自行車(1人)共 5個項目的比賽 ,未能取得名次。

籃球隊在預賽中3勝2負,在落選賽中2勝1負,在全部23隊中名列第18。

游泳選手、印尼華僑吳傳玉在100公尺自由式比賽中落敗。

荷蘭華僑、自行車選手何浩華在1000公尺爭先賽中因摔傷而落選。